首頁|新聞|軍事|汽車|游戲|科技|旅游|經濟|娛樂|投資|文化|書畫

當前位置: 首頁 > 育兒 > 呵護 > 幼兒期 >

關注:寶寶的“小雞雞”還好嗎?

時間:2009-06-11 10:47:59 來源:互聯(lián)網

    男寶寶的包皮到底要不要割

    問:我的寶寶6個月了,我發(fā)現(xiàn)他的包皮還是退不下來,這是人們所說的“包莖”嗎?是不是需要帶他去醫(yī)院做手術

    答:男寶寶出生后,包皮不退下來,整個包住龜頭是很正常的現(xiàn)象,隨著孩子的生長發(fā)育,包皮會逐漸松開,到了3歲的時候,包皮可以自然地往后退縮,露出龜頭。如果超過3歲包皮仍然無法退縮,才稱為“包莖”。

    所以,3歲之前包皮完全覆蓋龜頭本是正常的生理現(xiàn)象,不具有任何的病理意義,無須去醫(yī)院割包皮。

    不過,父母可以人為地、經常地將包皮適度地向上翻動,用人工的方法循序漸進地擴張包皮口,促進包皮與龜頭“分家”,從而降低包皮過長或包莖的發(fā)生率。第一次可在滿月前后進行,輕輕地試著翻一下,如果包皮很容易就翻過來露出了龜頭,寶寶也無明顯的不適感覺,以后可不再人為地去“打攪”它。

    但如果包皮口太小,包皮難以外翻露出龜頭,且在翻動過程中寶寶有明顯的不舒服甚至疼痛感,則需堅持定時翻動,一般每隔一兩個月翻動1次,切忌粗暴,以免造成包皮的撕裂傷而誘發(fā)感染。

    為了安全,最初幾次翻動最好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進行。

    包皮是包覆在龜頭外的皮膚,具有保護龜頭免受感染、刺激的功能,一般在4歲以后其內層皮膚會逐漸成熟而與龜頭分開,讓龜頭得見天日。而在這之前的包皮,僅在中央開口提供排尿之用,所以切勿嘗試翻下男嬰的包皮清潔龜頭,只要用清水輕輕洗至包皮無法再翻下時即可。

    如果包皮或陰莖皮膚呈現(xiàn)紅腫、并有黃色分泌物流出,這就是包皮炎 ,通常需采用抗生素治療。倘若經常發(fā)生,則建議手術??即包皮環(huán)切術治療。只是這項手術雖然簡單,但是男嬰不易照顧傷口,所以醫(yī)生們除非必要,多不會主動建議,而會在孩子8、9歲以后,才建議進行手術(此時只要局療麻醉,但在8、9歲前則需全身麻醉)。

(責任編輯:白曉安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