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|新聞|軍事|汽車|游戲|科技|旅游|經濟|娛樂|投資|文化|書畫
口腔護理 小兒患本病易出現因口腔疼痛而拒食、流涎、哭鬧不眠等,注意保持患兒口腔清潔,飯前、后用生理鹽水漱口,不會漱口的患兒可用棉棒醮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,以免感染,并可將維生素B2粉劑直接涂于口腔糜爛部位,或涂金霉素、魚肝油,亦可口服維生素B2、維生素C,輔以超聲霧化吸入,以減輕疼痛,促使糜爛早日愈合,預防細菌繼發(fā)感染。
皮疹的護理 患兒衣服、被褥要清潔,衣著應舒適、柔軟,經常更換。剪短患兒指甲,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,防止抓破皮疹。臀部有皮疹的嬰兒,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,保持臀部清潔干燥。
留意病情變化 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對癥處理家庭應準備體溫表,家長應學會測體溫看體溫表、數脈搏和呼吸。定時測量體溫、脈搏、呼吸。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(fā)熱,無需特殊處理,可讓患兒多飲水;對于體溫在37.5℃~38.5℃之間的患兒,給予散熱、多喝溫水、洗溫水浴等物理降溫等。
藥物治療:
一要到醫(yī)院診治,并按醫(yī)生的囑咐服藥,并臥床休息。
必要時可服用中成藥,如小兒咽扁沖劑,清開靈口服液,板蘭根沖劑等口服藥物。
取西瓜霜或思密達涂搽口腔患處,每天2-3次。
注意口腔皮膚清潔,每天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,同時注意看護病人,防止其對皮膚皰疹進抓撓,以防破潰感染
生活提示:
對于患病寶貝,一定要從發(fā)病開始隔離7-10天,以免傳染其他孩子。
飲食宜清淡無刺激性,忌食辛辣、魚、蝦、肉類等易使病情加重的食物。
飲食溫度不宜過高,食用過熱的食物可以刺激破潰處引起疼痛,不利于病變愈合。
雖然手足口癥類似水痘,一般能很快痊愈,但也不可掉以輕心,要細心呵護,注意預防隔離,以防擴散流行。當媽咪不能識別這種病時,要去看醫(yī)生,對可疑都要早診早治早隔離。
(責任編輯:羽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