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|新聞|軍事|汽車|游戲|科技|旅游|經濟|娛樂|投資|文化|書畫

當前位置: 首頁 > 育兒 > 呵護 > 學齡前 >

這三種社區(qū)健身器傷孩子!

時間:2009-07-18 15:35:49 來源:互聯網

    手和膝關節(jié)骨折最常見

    記者采訪了一些家長,他們都很擔心這些健身器材的安全問題,但是又無可奈何——孩子們本來就沒地兒玩,硬攔著也攔不住,只能盡可能地在旁邊做好保護工作。

    北京市朝陽區(qū)朝陽無限小區(qū)的郭女士是受訪家長中惟一一個堅決不讓寶貝女兒碰這些健身器的,因為自己小區(qū)里曾經有一個小男孩從“轉腰器”上摔下來過。

    北京師范大學體育運動學院的趙紀生也說,學校家屬區(qū)健身的地方經常有孩子摔傷,家長盯著還好,如果沒人看著,追逐嬉戲中磕傷碰傷時有發(fā)生。

    北京兒童醫(yī)院創(chuàng)傷骨科主任王強說,在小區(qū)健身器上受傷的孩子中,手骨折和膝關節(jié)骨折最為常見,玩漫步機、單雙杠等最容易受傷。北京兒童醫(yī)院創(chuàng)傷骨科宋寶健說,稍一疏忽,這些堅硬的鋼鐵就會變成了傷童的利器,手夾傷、磕傷都算輕的,嚴重的還會造成手部骨折、腦震蕩以及生殖器損傷。

    受損的健身器更傷孩子

    更令人擔心的是,在一些社區(qū),健身器械普遍“缺胳膊少腿”。

    在位于北京南三環(huán)的康澤園小區(qū),10個健身器材竟然沒有一個是好的。漫步機變成“單腿”,固定螺絲早已沒有,成了可以挪動的“移動漫步機”。蹺蹺板也已面目全非,呈扭曲狀。轉腰器則非常的不平,記者站在上邊險些摔倒。

    記者觀察到,絕大部分健身器材下邊都沒有沙地、橡膠等緩沖墊。

    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(yī)學研究所的黃光民稱,健身器材通常由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,由體彩出資,但器材的維護是由所在小區(qū)管的。由于這些器械大部分是為成人設計的,因此沒有設置緩沖墊。

    但這些奇形怪狀的健身器材似乎更能“激發(fā)”孩子的興趣。記者看到一個小孩子竟然在甩腳的漫步機上睡覺,而原本坐兩個人的蹺蹺板也爬上了四五個孩子。

(責任編輯:羽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