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|新聞|軍事|汽車|游戲|科技|旅游|經(jīng)濟|娛樂|投資|文化|書畫
《動物世界》的一段鏡頭:小獸們在母獸離巢時,因為缺少了與母親的交流與互動,會漸漸變得安靜,它們本能地限制自己的身體活動,從而降低新陳代謝和營養(yǎng)消耗——因為不知道母親什么時候能回來,它們要盡量保存體力,讓自己活得久一點,等到母親回來的時候。
結(jié)果就是:母親不在身邊的小動物,或者說孩子們,發(fā)育往往較為遲緩。對小動物,或者說孩子們,與母親的親密交流就像陽光與食物一樣不能缺少。而相對語言交流,身體的交流是我們更原始,更本能的交流方式。
曾有心理學家發(fā)現(xiàn),一場完整的交流,肢體語言占70% 的作用,語言占30%。而對孩子來說,肢體語言所占的比例還要更高,因為他們的語言發(fā)育還不夠成熟。孩子更容易接收非語言交流所傳遞的信息,也更擅長用肢體語言表達訊息。
盡管,現(xiàn)代社會的通訊設(shè)施越來越發(fā)達,電腦屏幕里的視頻和語音卻無法代替媽媽的擁抱,親吻,皮膚對皮膚的接觸,眼神和眼神的交流。如果仔細傾聽孩子的身體語言,我們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內(nèi)心,也更容易傳達我們的愛意。
(責任編輯:kathy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