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|新聞|軍事|汽車|游戲|科技|旅游|經濟|娛樂|投資|文化|書畫
手足口病如何處理
手足口病其實并不可怕,對于感染了手足口病的患兒,病情較輕的孩子,醫(yī)生多數建議自行回家進行隔離、孩子應留在家中,直到熱度、皮疹消退和水皰結痂。
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,保持空氣新鮮、流通,溫度適宜。減少人員進出寶寶房間,禁止吸煙,防止空氣污濁,避免繼發(fā)感染。孩子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: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,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暴曬。
在休息的過程中,給孩子容易消化的飲食,多飲水,輔助使用一些抗病毒及對癥的藥物;體溫在37.5℃~38.5℃之間的寶寶,給予散熱、多喝溫水、洗溫水浴等物理降溫。如果孩子體溫高過38.5℃的話,應適當地使用退熱藥。
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,飯前飯后用1%的生理鹽水或溫水漱口,對不會漱口的寶寶,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。宜給孩子吃清淡、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,禁食冰冷、辛辣、咸等刺激性食物。
剪短孩子的指甲,必要時包裹孩子雙手,防止抓破皮疹。臀部有皮疹的孩子,應隨時清理他的大小便,保持臀部清潔干燥。如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涂0.5%碘伏。
如果沒有并發(fā)癥,手足口病患兒多數一周即可痊愈。但個別患兒的手足口病會加重而引發(fā)腦膜炎和腦炎;再嚴重一些,就會導致肺出血和低血壓;當孩子全身有多個臟器同時被侵犯到的時候,容易造成多臟器的衰竭,甚至引起死亡。因此,手足口病早發(fā)現早治療是關鍵。
手足口病如何預防
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,以嬰幼兒發(fā)病為主。腸道病毒主要經糞-口或呼吸道飛沫傳播,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、黏膜皰疹液而感染。病人糞便、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、毛巾、玩具、奶具等均可造成本病傳播。
在家庭預防手足口病需要注意以下原則:一是洗手,教育兒童養(yǎng)成良好的洗手習慣;二是加強居室內空氣流通;三是經常清洗兒童玩具用品,勤曬衣被;四是盡量少讓孩子到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,在與患者接觸后,打噴嚏或咳嗽后,如廁后,從外面回家后等均應及時洗手。
特別要注意的是,家長要小心手足口病的隱性傳染,進門前請注意洗完手、換好衣服再親近孩子?吹娇蓯鄣暮⒆,也要注意克制不要親吻他們的小嘴巴。另外,家長也要注意個人衛(wèi)生,以免感染病毒而不自知。
相關推薦:
更多精彩新聞請點擊>>>育兒
(責任編輯:mobei)